月11日下午4时,一票企业提前申报的泰国虾无纸化报关单直接进入海关申报,海关关员快速接单、审核,10分钟就完成通关准备。而这时,这批泰国虾还在飞机上,晚上7点抵达江北机场即可实现电子放行,这些生鲜产品最快于次日凌晨摆上柜台。之所以这样快捷,全得益于上个月开始实施的关检机构改革释放的红利。
重庆口岸通关效率大幅提升
记者从重庆海关了解到,随着出入境检验检疫管理职责和队伍划入海关,海关旅检监管、货物通关作业、运输工具登临检查、报关报检企业资质注册等7个业务领域已于今年4月20日完成优化整合。如今的重庆海关已经做到“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
以重庆江北机场海关为例,关检机构改革后,货物申报时间缩短约50%,生鲜查验时间缩短约60%,快件通关时间节省一半;旅客行李物品查验通道增开一倍。同时,非工作时间7×24小时通关人力资源节省30%,“一次查验”人力资源节省50%,旅检现场关员从每班组9人增加至14人,人力资源不足问题得到一定程度缓解。监管设备场地实现整合共享,监管合力进一步增强。
“以前海关查验和检验检疫是‘串联式’,分开作业需两头跑,现在融为了一体,一次查验,只需凭海关放行指令就能提货,确实省事了不少。”在货站现场,重庆安捷国际运输代理有限公司关务经理郑影告诉记者。
据了解,货物通关通检由原有的7个环节缩减为4个环节;碰到要查验的货物,由江北机场海关通关科负责对随机查验指令进行快速对碰,通常在一分钟内即可确定货物是否需要查验或检疫。现场海关可以在一次查验中同时实现对货物的查验和检验检疫,进而实现“一次放行”。
共用查验场地为企业带来便利
除了通关效率的提高,共用查验场地也为企业带来不少便利。“我们公司经常代理报关三文鱼,这些冰鲜货物需要冻库保温。以前江北机场的冻库设置在航空隔离区内的出境仓库,我们不仅需要办理隔离区临时通行证,还需要将时间耗在货物的转场和接驳上。现在航空隔离区外的进境仓库内分别设立了移动冷藏、冷冻库和抽样检疫检验室,为我们节省了办理相关证件和转场的时间。改革才半个多月的时间,企业就节省了经费近万元!”重庆通达报关服务有限公司关务经理董骏翔说。
作为出入境检验检疫管理职责和队伍划入海关总署后的一项业务优化整合,4月20日起,企业只需通过“单一窗口”网上申请后,向所在地海关任一企业管理业务窗口递交申请材料,即可同时获得报关报检资质,实现了“一次登记,一次备案”。对于企业来说,关检“两头跑”的时代落幕。截至5月11日,重庆已有103家新增注册企业通过这种方式快速办理了备案。
重庆海关加快推进关检融合
据介绍,对改革前已在海关和原检验检疫部门办理了报关和报检注册登记或者备案的企业,原报关和报检资质继续有效。仅办理了其中一种资质的企业,6月1日起,可以通过“单一窗口”补录相关信息、资料,补录信息后,将同时获得双重资质。
重庆海关关长刘魏巍表示,目前海关正以全国通关一体化改革为抓手,把握转变优化职能这一关键,加快推进关检全面融合,重点打造江北机场关检全面融合样板间和西永海关“查检合一”试验田,进一步促进通关便利化,确保改革落到实处,最大限度让改革红利惠及人民群众和广大进出口企业。